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282.由于对天堂天使来说,纯真是良善的真正存在,故显而易见,从主发出的神性良善就是纯真本身,因为它就是那流入天使,感染其至内层,并排列它们,使之适合接受天堂的一切良善的良善。孩童也一样,他们的内层不仅通过从主流经他们的纯真形成,还不断被调整并排列,以接受天堂之爱的良善,因为纯真的良善从至内层起作用。事实上,如前所述,纯真的良善就是一切良善的存在。由此可见,一切纯真皆来自主。故在圣言中,主被称为“羔羊”,因为羔羊表示纯真。纯真因是天堂一切良善的核心,故如此感染心智,以致当有人感觉到它时,如当至内层天堂的天使靠近时,他仿佛不能自持,并被这样一种喜乐打动,可以说忘乎所以:与这喜乐相比,世上的一切快乐似乎什么也不是。我因体验过才这样说。
1988.“亚伯兰是个九十九岁的人”表示在主将内在人与理性人完全结合之前的时间。这从“九”或“九十九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只需想一想九比十少一,或九十九比一百少一,因为当给亚伯兰生以撒时,亚伯兰一百岁了。圣言内义的性质尤其从出现在圣言中的数字,就像从名字那样清楚看出来。凡圣言提到的数字都表示真实事物,和名字一样,因为凡没有神性,也就是没有内义在里面的事物都不存在于圣言中。至于内义距离字义何等遥远,这尤其从数字和名字明显看出来,因为在天堂,他们不关注任何名字和数字,只关注它们所表示的事物。例如,每当数字“七”出现时,天使的脑海里立刻出现神圣的概念,而不是数字七,因为“七”基于以下事实而表示神圣,即:属天人是“第七日”或“安息日”,因而是主的“安息”(84-87, 395, 433, 716, 881节)。这同样适用于其它数字,如数字十二。每当“十二”出现时,对属于信的一切事物的观念就会涌入天使的脑海,因为以色列的“十二支派”就表示属于信的一切事物(577节)。在圣言中,数字表示真实事物,这一点在第一卷已经说明(482, 487, 488, 493, 575, 647, 648, 755, 813, 893节)。
数字“九十九”也一样。这个数字表示在主将内在人与理性人完全结合之前的时间,这从“一百岁”的含义清楚看出来,“一百岁”是给亚伯兰生以撒时亚伯兰的年龄,因为以撒代表并表示与主的内在人,也就是与神性结合的主的理性人。在圣言中,“一百”和“十”所表相同,因为一百是十与十的乘积,而“十”表示余剩,如第一卷所示(576节)。至于人里面的余剩是什么,可参看前文(468, 530, 561, 660, 1050节),以及主里面的余剩是什么(参看1906节)。这些奥秘无法进一步解释,不过,一旦明白余剩是什么(因为如今余剩不为人知),谁都能就这个主题形成一个结论,只要知道,对主来说,余剩是指祂凭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获得的神性良善,祂通过这神性良善将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合一。
由此可见“九十九”表示什么。这个数字因在一百之前,或比一百少一,故表示在主将内在人与理性人完全结合之前的时间。对主来说,最初理性由以实玛利来代表;该理性的性质在前面足以充分说明(16章;1911, 1936, 1948-1951, 1964节)。但以撒代表主的神性理性,这从下文清楚可知(2632, 2658节)。谁都能看出某个奥秘体现在以下情况中,即:亚伯兰在迦南地待了很长一段时间(到现在是二十四年,也就是说,以实玛利出生前十年和出生后十三年),而他的妻子撒莱一 直没有给他生出一个儿子;这时,他首先得到应许:等他年满九十九岁的时候就赐给他一个儿子,当这个儿子出生时,他就一百岁了。这个奥秘是,通过这些经历,他可以代表主的神性本质与其人身或人性本质的合一;事实上,代表祂的内在人,也就是耶和华,与其理性人的合一。
10786.他们补充说,当这些人告诉他们说,他们要有信仰,要相信他们所说的一切话时,他们也感到困惑,于是便回答他们说,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有信仰,也不知道什么叫相信,因为他们凭直觉感知某件事是真的。事实上,他们属于主的属天国度,在那里,直觉使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这里被称为信之真理的真理;因为他们以一种不同于属于主的属灵国度之人的方式被主光照。我还被允许从他们观念所来自的火焰般的源头看出,他们具有这种性质。每当谈论真理时,属于主的属天国度的人只说“是,是”,或“不是,不是”。他们从不推理真理,推理它们是否是这样。他们正是主所说的那些人:
你们的话,是,就说是;不是,就说不是;若再多说,就是从恶出来的。(马太福音5:37)
这解释了为何那些灵人说,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有信仰或什么叫相信。他们认为这就像是有人对一个亲眼看见房子或树木的同伴说,他要信仰或相信它们是房子或树木;而事实上,他能清楚看到事实就是这样。这就是那些属于主的属天国度之人的特征,这也是这些天使灵的特征。我们告诉他们说,我们地球上很少有人拥有内在的直觉,因为那里的人年幼的时候学习真理,却没有实践它们。人有两种官能,被称为理解力和意愿。有些人只让真理进入他们的记忆,不允许进一步地渗透,因而稍稍进入他们的理解力,却没有进入他们的生活,也就是进入他们意愿;他们是那种因无法从主那里获得任何光照或洞察力,所以才谈论必须相信的事,或叫人们必须有信仰的人。他们还推理这些事是不是真的,事实上以任何洞察力或理解力来感知它们。他们以这些方式谈论,是因为与他们同住的真理缺乏来自天堂的任何光;对那些离开天堂之光看事物的人来说,虚假能显为真理,真理能显为虚假。因此,我们地球上的许多人患有如此严重的失明症,以至于即便一个人没有实践真理,也就是照它们生活,他们仍声称,他仅凭信就能得救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